最佳答案:
物理鋼化爐的工藝過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將玻璃加熱到定的溫度,然后迅速冷卻,以增加玻璃的機械性能與熱穩定性,因此,鋼化工藝的控制實際上也就是對加熱工藝和冷卻工藝的控制。在這過程中,不管是加熱還是冷卻,都與溫度的控制有關,所以在玻璃的鋼化過程中,準確控制溫度,對于鋼化玻璃的質量至關重要。鋼化玻璃的溫度控制要做到以下三點:
、是要根據玻璃鋼化爐的負載情況,選擇合理的加熱溫度并有地控制爐內溫度。
玻璃在強制對流鋼化爐的加熱主要有傳導、輻射和對流,這里所說的電爐的負載不是指電爐里玻璃占有的面積,而是指玻璃厚度、加熱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目前大部分廠家所使用的鋼化爐的加熱段般都可分為很多個很小的加熱區,每個區都可由上位計算機單控制,在正常的情況下,在電爐中央加熱元件加熱區域內,總有玻璃在吸熱,在電爐的這個區域內直有玻璃存在,這是區域性的,加熱果也是區域性的,如果電爐內某個區的熱消耗超過加熱果,這個區內的溫度就開始下降,這就是超負荷現象,玻璃鋼化的成功與否主要決定于玻璃板溫度低的地方,旦電爐有超負荷現象,電爐溫度就會出現下降,致使玻璃在冷卻段里冷卻時破碎。加熱溫度的設定,要根據所鋼化的玻璃的厚度,要鋼化的玻璃越薄,溫度就要越高,要鋼化的玻璃越厚,溫度就要越低,對于加熱溫度的控制,操作人員要明白電爐溫度與加熱時間的相互關系以及電爐溫度對厚薄不同的玻璃變化值,具體設定到哪種溫度好,還要根據原片玻璃的質量來調整。另外,加熱系統測得的底部溫度并不是輥子的溫度,而是鋼化爐底部加熱元件補償輥子上玻璃吸收熱量后的平均溫度,由于這個原因,所測的溫度般較高,比所測得的上部溫度要高些,所以般情況下鋼化爐上部的溫度設定比下部溫度要高些。
二、選擇合理的加熱時間
鋼化爐的加熱功率是定的,通常設定的加熱時間(電爐的加熱時間)約為每毫米厚度玻璃為35-40秒,例如:6mm厚度的玻璃的加熱時間大約為:6×38秒=228秒,此種計算方法適應于厚度小于12mm厚的的玻璃的普通平鋼化玻璃,當玻璃的厚度在12mm-19mm時,加熱時間的基本計算方法是每1mm厚度玻璃約為40-45秒種。生產彎鋼化玻璃時,加熱時間每毫米厚度的玻璃增加2.5-5秒。鋼化帶開洞或開槽的玻璃時,加熱時間要在此計算方法上多5%。帶尖角(小于30°角)的玻璃和灰玻加熱時間在此計算方法上要多2.5%。下面舉個控制爐溫的例子,來詮釋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假如我們在鋼化6mm的玻璃,加熱溫度為705℃,加熱時間215秒,要使玻璃從加熱爐到急冷室的溫度提高10℃,有兩種方法來實現:種方法,將電爐溫度提高10℃;二種方法是電爐的溫度保持不變,增加加熱時間。注意玻璃溫度接近鋼化溫度前的加熱速度較慢,我們要了解這樣個基本的原則:如果電爐的的溫度設定變化了幾度,我們也要使玻璃的加熱溫度同樣也變化相同的溫度,就要改變加熱時間±t秒,才能使玻璃從電爐里出來的溫度在±t秒的時間內保持不變。
三、要實現加熱的均勻,玻璃在放片臺的布置也很重要
放片的合理布置主要是為了保證電爐內縱向和橫向負載的均勻性,也就是說,每爐玻璃的放片布置以及各爐的間隙時間要均勻。我們要明白從加熱爐到急冷室過程中的溫度規律,必須弄清玻璃板布置所取決的因素:當玻璃沿電爐前后移動時,玻璃邊緣鄰近的輥子所處的區域容易過熱,這種現象在兩塊玻璃之間的輥子表面上也容易發生。在實際的生產當中,如果玻璃板在鋼化爐內直以相同的放片布置向前運動,各個輥子溫差就相對的明顯,結果放片位置變化,玻璃就會在加熱爐內彎形或者在急冷室里破碎。
為了得到好的鋼化果,我們要記住放片時的注意事項:為了避免縱向玻璃板間的空隙導致辭電爐的溫度過高,放片臺上玻璃板擺放得越合理,越容易保持輥子溫度致性,也就是說放片時縱向出現間隙,下次放片時要補上這個空隙。另外,在比較長的縱向空隙(大于等于二分之)內放下爐的的玻璃,其不良果要比在整個縱向長度內放玻璃明顯得多,這是因為這個溫度高的空隙在加熱開始就受到了影響,要有充分的時間才能使溫度均衡下來。